海外分享
捍卫港元!香港一天内三次出手保港币!发生什么事?
香港金管局一日三次紧急买入港币
昨晚,夜盘市场的风向发生巨变!
由于港元屡次触及弱方兑换保证7.85,香港金管局于北京时间周三(8月15日)全天分三笔,共在市场买入117.67亿港元。截至发稿,港元汇价暂报7.8500。
除了香港金管局动作频频外,人民币汇率也急转直下。8月15日近23:00,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.95关口,跌超500点,跌幅近0.8%。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15日23:00收报6.9350,较上一交易日夜盘跌514基点。
除了港币、人民币急跌外,全球金融市场都不安分。
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(ID:jjbd21;周智宇)、券商中国(quanshangcn;陆霏) 先看国内,除汇率快速贬值外,周三,国内商品期货夜盘多数收跌,橡胶跌近5%、铁矿石 收跌3.97%。 MSCI明晟新兴市场股指MSCIEF目前已较1月高位跌去20%,被称作进入技术性熊市。 再看国外: 1、股市方面:欧洲三大股指收盘集体大跌、美国三大股指亦集体收跌; 2、汇率方面:俄罗斯卢布兑美元跌幅扩大至2%;阿根廷比索兑美元跌近3%,刷新历史新低:美元指数一度冲高逼近97关口,刷新去年6月以来新高; 3、贵金属方面:基本金属、贵金属均大幅跳水,现货黄金跌超1.5%,创一年半新低;LME期铜、期锌、期锡等均大跌; 4、大宗商品方面:美油跌破65美元/桶,跌幅3.2%,为6月21日以来最低。布油跌幅扩大至2.7%,报70.46美元/桶。 随着美元指数连日来不断走高,港美利差走阔,美元兑港元多次触7.8弱方兑换保证后,香港金管局在8月15日北京时间段内三次出手,最新一次买入72.53亿港元,令周三共买入117.67亿港元。这是近三个月来,香港金管局再度出手入市捍卫联系汇率制度。 三笔发生的依次时间为: 8月15日北京时间早间买入21.59亿港元; 8月15日亚盘下午5点买入23.55亿港元; 8月15日亚洲时段晚间23点40分左右,买入72.53亿港元。 自4月12日起香港金管局共22度入市,合共买入近821亿港元。自今年5月后,港币汇率就经历了一段平稳时期,在此之前,香港金管局曾在一个月内数十次的出手捍卫联系汇率。 然而,时隔近三个月,这次再次出手的原因又是为何? 据券商中国报道,一位香港外汇交易员表示,之所以港元汇价触及弱方兑换保证使得香港金管局再次出手,主要是因为近期美元和港元的息差在扩大,套利交易把港币汇率压低到7.85的底线。 “港币Hibor低于美元Libor,市场就会借入港币换成美元进行套利,造成港币兑美元贬值,汇率触及7.85后,香港金管局就会 通过买入港币来捍卫汇率,市场上港币流动性减少后,港币Hibor也会上升,套利收益也会减少。”上述交易员说。 此外,该交易员表示,美元和港元的息差之所以会扩大,套利交易只是加剧这一局面,根本原因还在于美联储的不断加息。市场普遍预计今年美联储还有1-2次加息,所以不排除今年后续香港金管局仍可能会继续出手捍卫联系汇率。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15日也表示:自从2015年底美元利率正常化开始,美联储至今已经七次加息,从而令息差走阔,引发套息活动,资金逐渐由港元流向美元,而港汇亦于今年四月及五月在联系汇率设计下触发“弱方兑换保证”,当时金管局在市场共买入了703.5亿港元。 其后,由于银行体系总结余减少,港息逐渐攀升至较高水平,因而在过去两、三个月令资金流出港元的诱因减少。 近日港元资金需求下降,息差再度扩大,加上大型招股活动完结后有部分招股所得资金流出香港等因素,导致近日港元汇率转弱并再次触发“弱方兑换保证”。 李达志也再次提醒,大家务必小心管理利率和市场风险。视资金的走向,未来有可能会再次触发弱方兑换保证。 不过,他也强调,香港外汇基金有超过4万亿港元的资产,其中超过八成为外汇储备,为香港金融稳定提供强大的后盾。另外,港元货币基础超过1万6千亿港元,而银行在2017年底持有高流动性资产超过4万亿港元,为资金流出提供极大的缓冲。金管局过去通过多轮逆周期及其他监管措施,加强了香港银行体系的稳健。香港有能力应付往后资产市场波动和资金外流带来的挑战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采访获悉,美元近期持续强势使美国以外地区资金承压,加上预计2018年美联储还将有1~2次加息,港元仍然会压力不断,而香港金管局也会持续出手,这样的情况甚至会一直持续到2019年上半年。 香港金管局在2018年4月及5月出手之后曾进入一段平静的时间,但随着土耳其里拉暴跌引发全球投资者的恐慌情绪,美元再度走强并让港元承压。 在联系汇率制度下,当港元兑美元汇率高于7.85的水平时,香港可能有大量热钱流出,引发港元贬值压力,此时的香港金管局便需要抛出美元、买入港元,以稳定汇价。 而8月15日日内,美元指数持续走强,并一度接近97达96.8844,截至记者发稿,美元指数仍在超过96.87的点位徘徊。而港元兑美元汇率也一度突破7.85的红线,达7.8505,并在记者发稿前仍触及弱方兑换保证的7.85。 这使得香港金管局在8月15日连续三次出手,先是在早间于市场买入21.59亿港元,随后又在下午5时之后再次买入23.55亿港元,晚间23点40分左右,第三次买入72.53亿港元。 李达志表示,自从2015年底美元利率正常化开始,美联储至今已经七次加息,从而令息差走阔,引发套息活动,资金逐渐由港元流向美元,而港汇亦于今年四月及五月在联系汇率设计下触发“弱方兑换保证”,当时金管局在市场共买入了703.5亿港元。 港汇持续走弱主要原因是香港与美国拆息息差扩大。自2018年年初以来,受美联储加息、美国以外市场资金回流等因素的提振,美元Libor从年初时的1.6969%一路上升,截至8月13日报2.31375%。同比之下,Hibor的水准却一直徘徊低位,尽管在4月份香港金管局出手后一度大幅上升,但在7月25日涨至2.0958%后直线下滑。截至8月15日,最新的香港3月期Hibor数据为1.80357%。 美元Libor的持续上升与香港Hibor的下滑形成对比,也让香港和美元拆息息差不断扩大。有不便具名的交易员表示,8月初以来港元Hibor与美元Libor息差较大,市场纷纷通过抛售港元换取美元套息交易获利,而美联储加息预期进一步加剧息差的扩大。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称,2018年以来港元持续承压,主要是港美拆息息差长期存在,尽管香港因联系汇率制度的原因会根据美联储的节奏加息,但是港元的市场利率长期保持在低位,导致与美元利率的套利交易不断。 正如李达志所言,港元触及“弱方兑换保证”的主要原因有:港元资金需求下降、港美息差再次攀升以及大型IPO后香港部分资金流出。 对此,王有鑫分析称,目前香港市场港元供求存在失衡情况,一方面,港元供给非常充裕,包括全港银行业总结余处于高位、金融危机后国际热钱涌入香港,香港资金流动性非常充裕。但是从需求端看却在减弱,这包括近期香港政府出台购房限制,导致港元短期内需求处于低位。 此外,多家香港银行也在8月上旬纷纷上调按揭利率,尽管目前只影响新置业人士,但摩根士丹利也在一份报告中指出,随着美联储进一步加息,预计P按(与最优惠利率挂钩)将上调,届时将影响所有的按揭持有人,进一步削弱市场情绪。 “当前新兴市场国家的风险都在加剧,互相的联动性及传染的效应也在增强,对于港元而言,投机力量较强的情况下,短期还是存在压力。”王有鑫称,2018年甚至2019年上半年,港元都会面临较大压力。 但对于“港元是不是要不行了”的担忧,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洪灏认为,这种担心完全没必要,因为香港金管局的外汇储备占GDP比重非常高,香港金管局完全有能力买入市场上流通的所有的港币,“甚至可以买好几趟”。 因此,洪灏表示,一直相信香港金管局有能力维持港币兑美元的汇率保持在区间内。 香港金管局数据显示,截至7月底,共拥有432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,约为香港流通货币的7倍,而截至目前为止动用的资金也仅占外汇储备的2%左右。 王有鑫也表示,从过往的经验来看,港元的自动稳定机制将有效发生作用,随着香港金管局的入市干预,最终也会让港元维持相对稳定。 李达志则表示,相对亚洲金融风暴时,香港银行和金融体系防震能力大大提高,香港有能力应付往后市场波动和资金外流带来的挑战。但他也提醒称,香港市民需要小心管理利率和市场风险。 出乎意料的是,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夜盘时间发生急变。8月15日19:30左右,券商中国记者观察彼时CNH还是6.93左右,不到四小时后,约在23:00左右,CNH就突破6.95! 与此同时,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15日23:00收报6.9350,较上一交易日夜盘跌514基点。 夜盘CNY和CNH都在贬值,主要受美元指数持续走高影响。 8月15日,美元指数一度冲高逼近97关口,刷新去年6月以来新高。这也意味着,1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也将继续下调,前一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.8856,较上一交易日下调161点,为15个月来最低。 就在CNH跌破6.95之际,不少市场人士分析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大概率破7。不过,届时央行也很有可能会再度出手进行干预。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称,相较于直接使用外汇储备直接在即期市场上干预,央行更倾向于发挥宏观审慎管理对市场预期进行管理,例如央行决定自8月6日起,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零调整为20%。 总体而言,当前人民币汇率正逐渐接近底部,预计后期仍将以“稳外储”为主,但是人民币汇率贬值逐渐接近重要关口位置,“稳外储”的压力将有一定的增加。 截至8月15日22:45分,恐慌指数VIX上涨逾24%,至16.69点,有望录得6月25日以来单日最大涨幅,显示出当前全球恐慌情绪渐浓。 受此影响,全球金融市场也在继续下探,股市、大宗商品、贵金属等均出现不同幅度下跌。 股市方面,周三欧洲三大股指收盘集体大跌。 英国富时100指数 收跌1.49%,法国CAC40指数 收跌1.82%,德国DAX指数 收跌1.58%。斯托克600银行指数进入熊市。 美国股市同样如此,周三美股高开低走,道指跌破一度25000点整数位心理关口,下跌逾300点,跌幅大约1.2%。标普500指数一度跌1.18%,纳指跌1.65%。MSCI新兴市场指数跌入技术性熊市。 现货黄金下跌逾18美元,跌幅超过1.5%,刷新2017年1月以来新低。 美国能源部公布的上周美国EIA原油库存不减反增680.5万桶,而市场预期减少逾288万桶,此后美油跌破65美元/桶,日内跌超3%。 随着美联储加息步伐的推进,美元指数继续走强,全球流动性持续回流美国,引发了大家关于触发全球危机的担忧。 历史上,每次强势美元周期通常会引发经济危机: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强美元周期引发了拉美金融危机;九十年代的强美元周期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。IMF前副总裁朱民认为,特朗普当选后财政政策配合货币政策,美元还会继续走强,目前正处在第三轮强美元周期中。 对于当前全球市场的波动究竟能否演化成全球危机,市场分歧较大。 据华尔街见闻报道,研究机构Nairu Capital日前撰文提示称,交叉资产波动性(cross-asset volatility)指标近期的变化,预示着一场危机的到来,波动性上升,而流动性萎缩,美股或遭遇崩盘的命运。与此同时,波动性开始上升,现金和商品等实物资产在该阶段中受益,因此,在股债波动性回到2017年低位之际,Nairu Capital建议投资者将持有的股票和债券转换为现金和商品,这也是该机构最为推崇的方式,“波动性上升,流动性下降,这可能意味着美股即将崩盘。”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表示,当前的动荡演变成2008年那样危机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。 实际上,2008年经济危机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危机,新兴市场在2008年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。有很多新市场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吸取了教训。 不过,的确是,这些年来,有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又忘掉了教训,比如阿根廷、土耳其,这些国家持续的经常账户的赤字和财政赤字,大量的美元债务,以及目前比较高的通胀,这些都使得他们比较容易面临危机冲击。 整个新兴市场爆发危机的可能性不大,但个别经济比较脆弱、基本面比较脆弱的经济体发生危机的可能性还是有的。
声明statement享海外发表或转载上述内容,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责任。如涉版权问题,请联系小编删除,谢谢!
声明statement享海外发表或转载上述内容,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责任。如涉版权问题,请联系小编删除,谢谢!